大明1629

第三百八十七章:后金征讨林丹汗

墩军,萧亦下令,可以让他们与各自家人进入就近的村堡中生活,仍保留这些墩军的官军身份,田地也另外规划。

如此一来,这些墩军生活比起以前更好,而且居住在堡中也更加安全,并无什么怨言传出。

随后,齐浩光用这些火路墩提供的石料与木料等原料筑起了一百三十六座新型墩卫,如果是有心人将这些墩卫的地点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便可发现。

这些墩卫皆环绕在大同镇城周身,层层叠叠,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可能在如此严备的防守之下不声不响的到达镇城。

萧亦设置的新型墩卫放弃了明初设墩卫的防守与侦查两用功能,那样的墩卫耗资巨大,得不偿失。

反而将墩卫的侦查能力发挥到极限,每座墩卫分上下二层,上层放置烽火的同时,每墩外亦有一匹常备快马,用以随时向镇城传布敌情。

每墩只有两名军士轮防且每日负责的军士都不同,发现敌情后可以立刻将墩卫弃置。

即使敌军将墩卫焚毁对萧亦的损失也是微乎其微,这种损失相比于得到的情报而言孰重孰轻却是一目了然。

现这些墩卫在东路各地早已是普及,早先由萧亦亲自设计,后经过连任的匠头们改造,节省更多的原料,但侦查范围却更加宽广。

在高地上,仅是这样一座小型的墩卫便可侦查一大片的地区,且互相之间的防守密度很大。

同时,城内外的沟渠与水车等事皆已完备,这又与王熊对匠户的大力整顿不无关联。

除此之外,那齐浩光与王熊则又是兴奋的叙述了一件事。

原来在将白登山贼匪剿灭后,入山搜寻的一营军士无意间发现一处山洞,壮着胆子钻进去后发现内中又是别有洞天。

钻进去的军士中曾有人见到过蔚州赭石矿产出矿石的样子,觉得十分相似,说与黄阳一听。

黄阳当时便上了心,不过军中又没有一个随军匠户,走之前派一哨的军士在洞中看守。

回来镇城后黄阳找到一个老匠头,许以厚利让这老匠头去实地勘察了一次。

这老匠头回来后红光满面,说了黄阳一大堆听不懂的话,什么储量巨大、什么色泽上佳云云此类。

不过黄阳见这老匠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