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第三百七十四章:暴风雨前的宁静

便让他们十分满足了。

但他们的部下就不见得与他们一样,千总什么都不做起码可以保住名头,也不会饿死。

但他们若不做点什么,吃饭的活计可就要没了!

所以,自打裁军政策出来后,便有人见到西军营的几千兵痞几乎是整日聚在一起,怒骂声不断传出,终日喧闹不已,也不知道在议论些什么。

对于这些,萧亦不但没有任何的反应,反而做出步步退让,裁军之事甚至一度暂缓。

萧亦的退让使得这些兵痞自以为势大力足,愈加的嚣张跋扈起来,叫嚣不止,现在就差走出军营大肆抢砸了。

……

时间缓缓而过,很快来到了崇祯五年的二月一日。

依照皇历,崇祯五年的春节在本月的二十日,距今已经不到二十天了,百姓们家中有条件的都已经开始准备过节,一些富户已经开始互相登门拜访。

而大部分的百姓都只能拿出仅有的一点积蓄,去街市上淘弄一些物美价廉的便宜货,凑活着过春节也就算了。

相比大同镇城,蔚州境内却是年味十足。

蔚州境已安靖快两年,这段时间里由于有永安军下属振威营的镇守,大同东路早已成了令贼匪闻之惊心的禁区,一派的繁荣景象。

每一天都有大量的流民慕名而来,而蔚州的守备李二牛便按照萧亦的授意,将这些人筛选后入册。

户在三口及以上的被安排到了附近的村堡与屯堡中分配土地,由当地里正、甲长管制,层层而上,那些单打独斗的多是被安排到各地工坊帮工,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这样的大环境下,蔚州的百姓早已有了自己的积蓄,即将过年时便开始走亲访友,置办年货,一派的安乐景象。

同一时间的大同镇城,萧亦这一天正在总兵府的大堂中看着邸报,看着看着,忽的双手紧握成拳,猛的打在了桌案之上,发出‘砰’的一声。

正此时,一名士卒入了大堂,小心的道。

“将军,飞骑营的弟兄有要事禀报!”

放下这份来自辽东的邸报,萧亦道:“让他进来吧!”

随着步子声的响起,一名士卒身披骑兵精甲,腰间悬挂着精钢弯刀,走入大堂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