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第三百四十章: 风声鹤唳,议和风波

家丁尽数战死,所部援军继而被全歼,后锦州大路援军断绝。

八月六日,宣府总兵候世禄率宣府军四万赶至长山,遇到阿济格、阿巴泰、蒙古军、汉军马步数万合击,宣府总兵候世禄奋声疾唿,欲阻拦溃兵,不料本部家丁却被溃兵冲散,宣府总兵候世禄力战而亡,余部未战大溃。

“明军马步争驰,自相逃命。”

……

崇祯四年八月八日,闻听辽东数路援军皆溃,宋伟、张吉甫、候世禄等几个总兵尽皆战死沙场,崇祯皇帝立时宣布,京师戒严。

一时间,京畿重地各处城关日夜紧闭,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八月十二日,大同总兵韩世勐奉诏入援,到达京师脚下。

但此刻京师已经是人心惶惶,先前数路援军皆以已兵溃,即使是崇祯皇帝,对于这大同的援军也并不看好。

大同总兵韩世勐数次请求入京修整都被崇祯皇帝毫不犹豫的拒绝,并派遣太监进入军营,责令韩世勐立即率军入援,无奈之下,韩世勐率疲惫之军前往蓟镇。

八月十五日,数路援军合于蓟镇,由蓟辽督师孙承宗亲自率领,誓师出援大凌河。

与前几次出援不同,这一次是在数路兵溃后进行,几乎没有人看好这一次入援,就连京师的那些言官御史,也已经准备好了奏疏,时刻预备参劾孙承宗‘条条大罪’。

崇祯四年八月二十二日,紫禁城皇极殿,朝会伊始,。

只不过此时,殿上伏跪的群臣与玉阶上的崇祯皇帝可不会知道,刚有一骑自大凌河方向而来,从永定门狂奔进京师,脸上满是喜悦。

崇祯皇帝带着疲惫的面容,却仍旧强打着精神坐在龙椅之上,听着下面大臣的奏报,却是心力交瘁。

八月初,后金西侵大凌河,满堂皆惊,京师大动。

但震惊过后,这些文臣不思如何解大凌河之围,反而处心积虑的参奏孙承宗,将崇祯每日搞的是心神不宁,在想着如何解救大凌河时又要与这些文官不断的周旋。

接连传来的辽东兵溃消息,更加成了京师百姓每日的议论之事,朝堂上参劾蓟辽督师孙承宗的奏折几乎将崇祯的桌案堆满。

加上南方各处民变四起,蚊虫鼠疫等各种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