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第二百四十一章:真汉子

他们将贼寇老营的甲胄、衣衫、砍刀等都带上,搜搜那些人身上,银子还不少,尤其是那个老营,竟随身携带二十余两白银。

几人牵着老营的马匹,将那些流寇的衣甲、旗帜放于马背上驮着,再把流寇首级一一砍下来,粗略一数居然有三十二级之多。

最后五人围坐在一起,赖大茂说道:“收获不小,银子有四十几两,大伙也不容易,分了便是。”

萧亦曾在永安军赏罚条例中明确规定,作战所获银两,以每甲为准,不超百两皆可自行分配,但无论多少粮草、军械、马匹牛羊都需如数上交,可后按照军功分配。

赖大茂说着,忽的目光严厉起来,道:“但是贼老营马匹盔甲等便要上缴,不可违背了条例。”

依照永安军条例规定,外出需将得失如数呈报,人数相同下获胜,记中等功一次,人数劣势情况下获胜,记上等功一次,若是人数极其劣势的情况下获胜,则记大功一次。

不过这只是书面记载,其余的就要看萧亦等人对于具体情况的考量了。

五个人都有些欣喜,这才入了永安军半个多月,便立了一次军功,不说各自得到的银子已经不少,只说此次获得的功绩,便足以让他们欣喜若狂。

这次他们五个人击溃几十流寇,但回去后击溃多少人数的贼寇已经无从考证,不过那斩级三十二确是实打实的军功,起码一次上等功是跑不了的。

一伍斩级三十二,这即便是在此时的永安军中也属于不可多得的斩级,可以预见,在随后的全军评教中这一伍的几人必然在夜不收队内脱颖而出,因此获得操守大人的留意,从而获得提升也说不定。

萧亦永安军中最初的夜不收队仅仅是一个侦查、哨探的队伍,这也是萧亦建立夜不收队的初衷,入选的军士也是各甲队之中力气较小的,但是自土家沟之战后。

各甲队便皆以夜不收队为精锐,那次与关宁军比试后,这种想法更是值根在大家心中。

永安军中等级森严,条例严明,即便是银子再多,生活再好,遇见级别高于自己的军士仍要参拜,听上官命令行事是军中的主旋律。

所以为了获得军功,从而提升自己在军中的地位,这才是每个战士的心中所想,这也也是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