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第二百零七章:保甲制

,萧亦仍是认真听完,最后便是史路和萧亦单独汇报一些事情,萧亦听的很认真,每每思索。

这次将士们外出征战受苦不小,所以萧亦决意所有随军出征的战士休假五日,五日后继续每日操练。

又让每甲的甲长将立功阵亡等等汇报上来,最后战功结算,此次累计战功达到升迁的战士有不少。

统计起来足有四十余人,这些人萧亦手中都有一份名单,他们将会是日后扩军的新兵教官,他们都是合格的战士,去督训那些新兵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而这次作战萧亦发现的弊端也有很多,首先是三眼铳问题,今后让敌军冲到火铳手近前的事情一定不能再发生,三眼铳的威力虽然很足,近战也是优点之一。

但萧亦觉得火铳手作为远程兵种,火铳手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火铳手就应该把远程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这样一来三眼铳的精准度和射程等方面就略显不足。

萧亦心中酝酿已久,是时候将三眼铳换成鸟铳了,三眼铳最佳射距只有百步左右,而鸟铳则可达一百五十步,制作精良的鸟铳即便是两百步外仍较为精准,威力也不比三眼铳小。

懂得这方面的人也有,萧亦一直对那个葛三有所留意,还记得几月前初到桃花堡陈浩和萧亦提过葛三擅用鸟铳,可以让他做刘通的副手,辅助刘通训练鸟铳手。

而这些日子陈浩也没闲着,整日忙于新建的各处蓄场乐此不彼。

火器较少也是萧亦认识到的弊端之一,上次作战火铳手发挥的作用其实很有限,人数较少。

除了阵势压制以外造成农民军的伤亡跟本就不多,如今有了这近百熟练掌握火器运用的火铳手,萧亦终于可以扩招鸟铳手了。

盾阵方面,永安军长久以来的实战已经充分证明齐老三人倾力制作的这面半身盾足以抵挡骑兵的冲击,当然后金骑兵的远冲还需要实战考较。

最后董英华没有离开,他等待其余人都离开,上前说出一直以来他担忧的问题,看他焦急的样子,萧亦也很好奇,示意他细细说来。

萧亦听后也是惊讶不已,原来董英华提出的问题是治下百姓的制度问题,原本大明各地普遍设立保甲制,但现在早已被毁坏殆尽,不堪使用。

萧亦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