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第一百二十二章:肃清

装备、银两皆运回土房山,待将沟内其余山寨攻下后再由长宁镇雇些临时帮工运回长宁镇。

这时滚刀肉已死,这沟内贼匪虽还有两百余人但却分布在大大小小三个寨子中,且群虫无首难以统一号令,各自间本就是心怀鬼胎,这时更是谁也不服谁。

有听到官兵来剿匪皆是惊心不已,有想要投降的,也有想要顽抗的。

萧亦考虑到刚刚连续经过两场战斗将士们虽然是军心大振,但却是疲惫不堪,就在这庄子内休养三日再一一平定沟内。

两日后,一处滚刀肉残余山寨说是要投靠官军,希望萧亦能接受他们的投降,并且保证不再打家劫舍。

萧亦看着这份投降书脸上满是冷笑,这些贼匪能走正道太阳都会打西边升起。明末其实官兵招揽流贼、山匪已是并不少见,起初官兵对于贼匪的策略和萧亦一样,就是剿灭。

但是发现这些贼匪剿不干净,往往是这边刚刚剿灭,那边又出现几路,官兵往往是疲于奔命,所以慢慢的官兵也就改剿为扶。

安抚成效却也不高,开始还可以,这些贼匪都会安定一阵,但是一旦朝廷不能及时供给他们的‘工资’他们都会立刻再次反叛。

明末大明财政已是濒临破产,哪会有这么多银两米面‘养育’贼匪,所以安抚的策略再次失败,也拖得朝廷仅有的那些积蓄用完彻底破产,问题却还是没解决。

但萧亦心知肚明,即便是有充足的银钱这些贼匪也不会老实,这些人一旦做了贼匪就似脱缰的野马,再也拉不回来,即便是暂时将其困住,一个不慎便又会跑出,到那时造成的破坏怕会更大。

萧亦众人正在商议,这沟内剩余山寨有三处,各自几十人,若是强攻恐怕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正在商议时,又一份投降书送到,萧亦看着这份投降书立时心中大定,细细的和众人商议起来。

当日经过商议,萧亦送出两份回信,由会箭的军士拉立弓射到山上,每一份的内容都是一致的,萧亦接受投降,只有一个条件,为了证明他们的诚意需要让他们攻打另外那处顽抗的山寨。

这些山贼早已如惊弓之鸟,听说萧亦从不接受贼匪的投降,但又明知不敌都是各怀鬼胎,如今萧亦回信送到,两处山寨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