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第八十七章:火器

用材料。现在大明各地卫所工匠所制火铳均是投机取巧,所用材料也是参差不齐,所以制作出来的三眼铳不光是射程不止三十步,且还有炸镗的危险。”

萧亦点头,的确。这种粗心的制作和对付的材料让炸镗率成倍提高,也让许多人忽视了火器的凌厉之处。

许多使用的官兵每射出一发子药都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很多人都被炸镗所伤。

这也造成了官兵们都对火器起了很深的误解,也就是很少使用。三眼铳如此,鸟铳等亦是如此。

仲阳拿起图纸,指着一个地方继续说,“不过大人愿意给小的足量的人手和材料自是不会出这些问题。现在大明三眼铳问题多出在这几处,这是火铳薄弱之处,用料不佳,再加之工匠技艺不精才会导致。若是老汉制作,三眼铳可射至三十步外,且无炸镗之忧,威力不小!”

萧亦点头,万事都需要一步一步来。现在无人懂得鸟铳制作,只有先制作些三眼铳使用。

不过若是三眼铳制作精良,倒是也足以使用一段时间支撑到鸟铳制作完毕。

还有一事,萧亦想了很久。

那便是经过了这么久的战斗,萧亦感到刀牌手仅仅只是起到护卫长枪手的作用,手短且浪费了许多战力。

而长枪手即便是短兵想接的时候发挥的作用很大,但却也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仲先生可知有一种只可使用一次的火器?”萧亦试探性的问。

萧亦从来就没有想过弓箭一事,弓箭制作虽比火器简便,但是却没有火器伤害高。

弓箭遇见后金重甲估计也是很难破开,但是火器则不同,后金人的铠甲几乎是可视为无物!

且现在很少有人能拉开力弓的,训练一个合格的弓箭手至少所需数月甚至一年,而火铳手则时日甚短,成军较快。

更何况现在乃是火器正显露威力和发展的黄金时期。萧亦怎么会放弃先进的火器不发展而去制作老式的弓箭呢,他可不是那些迂腐自大的建奴。

仲阳想了想,翻了半天,从桌子上翻出几张图纸,“此物名为无敌竹将军,原本是南宋理宗年间有人发明,从南宋至金经过了许多改造,在我大明有些地方仍在使用。”

萧亦拿起图纸,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