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列侯

第148章 围观新纪录(二更5000字)

是地力壮的肥田。在渭河水的浇灌下才能生长出籽粒饱满的粮食。

“郑老。庄户们对新工具的评价如何?”

“回君侯的话,咱们庄里的老少都很喜欢这个新犁耙,比以前的直犁耙好用几倍,老牛耕地再也不吃力了,耕地的速度快一大截。”郑老高兴的合不拢嘴。

前些年县里推广新式直犁耙,说是要把耙子从农具里彻底踢出去,郑老当时也是直犁耙的支持者,结果下了田一用发现没有县丞吹的那么好。老牛拉的慢耕的浅效果和耙子差不多,还要浪费一头拉车的老牛作为劳力。

普通百姓人家没几户能使唤的起昂贵的耕牛。一头牛三千钱到不算大数,麻烦的是养牛的投入和心血精力可不小,万一养不好把牛给喂病了喂死了,那可是几年的辛苦拼搏付诸流水,百姓们稍走合计很自然的把直犁耙丢到一边,继续拿着省钱的耙子一点点搂地。

曹时笑着说道:“曲辕犁是侯府出资给庄户们准备的工具,只需要在使用时注意爱惜工具,不要故意破坏曲辕犁就可以尽情的使唤,用坏了就拿到侯府的铁匠铺自里去修修,不花大伙一文大钱。”

听说可以占侯府便宜,郑老顿时不乐意:“那怎么能行?咱们岂不是白白沾了侯府的便宜呐!东西用坏了自个儿就能修补,实在坏的厉害庄户必须付一半钱去铁匠铺修,这样俺们才能心安理得的用新工具,要不然大伙这心里别扭,还容易养成占侯府小便宜的坏毛病,三老常说民间的风气正则民心正,咱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可不能为了点小便宜坏了乡里的民风民气。”

本只是简单提议,他一时没想那么深,听到郑老上纲上线的谈及保住民风民气,曹时也就从善如流:“好吧,那就按照郑老的意思去办。”

郑老欢喜的应了声,暗赞君侯真是个天字头一号的和善之人,处处为百姓着想的善心就让人叹服不已,比起关东过来的那帮豪强地主好上百倍,那帮人到了陵邑里还不安生,整日里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连他们这帮关中本土平民也看不惯。

其实,这已经是第二遍深耕了。

早在刚入冬天降大雪之前,侯府的男女老少就组织起来进行一次深耕。

将学前的深耕意义重大,每年地里都会有病虫害滋生,地蛆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