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列侯

第101章 货币论(五更求订阅!)

水面上的荚钱也有人要。

张汤眸中精光闪动:“少府想动一动钱法?”

“不是想动而是必须动,太子殿下志在灭匈奴平南越威加海内,如果不动钱法哪来无穷无尽的粮秣军饷为汉军所用?大军征战在外要吃饱饭保证军心,立功要封赏安人心,哪一样都离不开数不尽的钱粮支持,现行的钱法在非战时可以确保经济秩序健康运转。但是面对漫长的对匈奴战争是绝不可行的。”

“少府言下之意莫非是打匈奴耗时长久?”

曹时瞥了一眼无声的点点头。

张汤心里咯噔一下,身为法吏的他很清楚所谓汉承秦制,其含义是继承大秦的那一套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度,秦汉严刑酷法的本意是把国家当作军队管理。正儿八经的古典军事国家体系。

黔首百姓以耕战为生,放下武器即为农夫,拿起武器即为战兵。不仅全国上下男丁皆为战兵,民间的风气也继承先秦战国的习俗。可战、能战,善战。乐战。

打仗对于汉民来说不是多么可怕的事,反而是军事帝国最渴望的行动,有战争才有军功,才有数之不尽的恩赏,封爵授田,光宗耀祖,名传千古都在战争中找的到。

但是汉人对打匈奴心里也没有底,匈奴人在草原上驰骋来去如风,茫茫大漠草原不同于中原腹地,找到匈奴的主力一战聚歼的难度何其之大,更不用说逼迫匈奴人降服内迁耗时长久,当年秦惠王灭义渠同化为秦人消耗三十多年,匈奴如此广阔的土地恐怕要用几个三十年来完成。

曹时沉吟道:“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认为田穰苴这句说的不对,应该是国虽大忘战必亡,天下虽安好战必危,君不见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而有秦灭六国,前后耗时长达百年之久,诺大的匈奴非朝夕可破,假如没有合理的财税制度能否支撑百年战争还是个大问题,更何况朝中三公九卿多半是反对匈奴的。”

朝中大臣知兵善战者很多,他们的态度都是反对出塞打击匈奴,哪怕今年春天左贤王的部落袭击雁门郡,逼迫雁门太守冯敬在善无县城内举火自烧,朝中依然不赞同大规模对匈奴抱负,究其原因现在不是撕破脸的最佳时刻,匈奴人也认为过分激怒汉人是很不合时宜的,所以边郡这几个月非常太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