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列侯

第82章 联姻提议?

公主之流在太子眼里完全没有影响力,所忌惮的无非是窦太后的余威而已。

他对曹时的服气源自泰一神教的教法符合所有优点,严格规定了神权不得干涉君权,泰一神的信徒必须符合温良恭俭善良勇敢,忠于人皇服从律令的基本品质,这是一件远比儒家更有利于教化风俗保持百姓淳朴不生奸利之心是非常好的武器。

曹时很清楚这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个儒家没有大行其道,而民间信奉鬼神之风浓郁的上古时代,正确引导黔首百姓的信仰始终是个难题,就好比西周春秋时代有国野之分,战国秦汉时代有闾左贱民的划分,为的就是把整个社会认为败坏民风民俗的上门女婿、食利商贾、好吃懒做的混混全部编入贱民,用严刑酷法惩罚这帮人,以得到杀鸡儆猴警告百姓不要效仿的目的。

闾左制度时至今日依然运行良好,但这不代表闾左制度永远不会崩坏,任何制度运行长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崩坏,唯有把信仰与制度融合在一起,才可以做到更久远的延续下去,当初曹时向天子刘启提出泰一神教的计划,得到首肯的主要原因就在教化风俗上。

曹时不太相信儒家的教化能力,历史上儒家的教化水平也很一般,在1500年后儒家大行其道的时代,儒家依然没办法杜绝迷信邪教等邪秽思想的产生,往远了说战国秦汉绵延到魏晋的方士炼丹修仙思想,儒家不但没有打击反而还很推崇。

外教传入中土衍生的弥勒教,白莲教,拜上帝教等乱七八糟的邪教数不胜数,更不用说各地茫茫多的土著神灵,各种奇闻怪俗歪理邪说多到令人发指,直到曹时穿越前的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到如此地步却无法阻挠震惊世界的大邪教出现。

种种事实证明一个道理,即便文明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大多数百姓依然被愚昧所蒙蔽着,如果不给他们一个正确引导,他们会非常随意的轻信任意信仰,这些信仰有的好有的坏有的难辨好坏,造成的后果会是打着宗教旗帜的黄巾之乱,或者太平天国起义。

刘彻这么热心并不是傻,《泰一经》里其中有人皇升天篇,讲述了皇帝与神界的紧密关系,有功德的皇帝可以直升神界享受无穷的欢喜和快乐,皇帝死后可以升天国的**有多大,最妙的是经文里通篇都在教导信众培养诚实、谦卑、坚毅、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