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细水长流

不传之秘(腊月二十六)

一时张乙跑来看到李满囤颇为惊诧:“老爷,您怎么来了?”

李满囤示意张乙上车,然后又放下车帘后方才问道:“张乙,我问你,这匣子里的东西是哪里来的?”

张乙奇怪:“小姐写的啊!”

“不是小姐抄的吗?”李贵林插口问道。

“这是姑爷给小姐讲四书,”张乙道:“小姐做的抄录。”

“小姐说这样抄录背书快,姑爷试了也觉得好,然后就每天和小姐一起由简入繁,再由繁化简整理了这套《四书》纲要——这几张是上个月小姐才新写的!”

“所以,”闻言李贵林长舒一口气:“这不是谢家的珍藏!”

“谢家珍藏?”张乙闻言一愣,当即摇头道:“当然不是!”

“谢家的藏书都在老太爷、老爷、姑爷等各位爷的外书房。”

“这外书房都是闲人免进——即便是咱们姑爷的书房,不说小人了,就是小姐也都不能进。”

“而这《四书》纲要,”张乙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不瞒老爷和大房大爷,小人先前也捡了两张小姐写废不要的纸。”

“嗯,虽说是废字纸,纸面的内容不似小姐给老爷的这样齐全,但小人没事时看着学学,却是尽够了!”

去了心头大石,又打发走张乙,李贵林方才和李满囤感叹道:“满囤叔,如张乙所说,红枣妹妹实在是太聪慧了!”

“她与您的这个匣子实在是咱们没有名师指点的人读通《四书》的无价之宝。”

“贵林,”李满囤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你说有了这个不用去城里私塾也能念通《四书》。”

李贵林笑道:“先我在城里念书的时候,师傅多是句讲、段讲,几乎没有全文理顺了讲过。”

“似《大学》这样的短篇还好,但等读到《孟子》,基本就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如何能融会贯通?”

想着《孟子》一书的厚度,李满囤感同身受地点了点头。

李贵林道:“但有了这个匣子就不一样了。只要把这一张纸记下,便就是《孟子》全篇的精华,然后再以此为基,读通全文,必是指日可待!”

闻言李满囤忍不住问道:“贵林,照你这么说,我家红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