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票

第二百六十一章 统制(下)

了,不过如果不够的话,为何还要不惜成本地将他们这一百来人运回来。

这些话一样没有办法问,等下了直升飞机,就有人过来让他们登记。

“先登记领取基本用品,然后分配居处,这一切流程走完后,就开始个人测试。……”一个年轻的女人絮絮叨叨地跟他们说着。

初来乍到,他们当然是唯唯诺诺。

几天后。徐孝宽已经熟悉了这里的生活方式,基本需求是得到供应的,不过很少,无论是食物还是居所,都是和平年代中最差的一种,连温饱水平也只能说是勉强。

不过经历了一年多东奔西跑的野外生活后,他们对这样的生活已经相当满意,至少不用担心刮风下雨。

然后就是所谓的个人测试,测试他们的基本素质,然后就有人让他们选择重新学习方向。

徐孝宽今年三十多岁,原本是一个跑销售的,显然他之前职业在这里用不上,对方肯培训他们重新学习,自然是要他们再就业的,再就业后的报酬,也不再是以往的货币了,而是一种贡献等级,总之是用一种积分制度,和游戏经验积累后升级类似,不同工种有不同的得分效率,难度自然也不同。

最少的,像清洁卫生,理发按摩这些,积分极少,可以说干上一辈子也很难提升一级两级。这自然不是歧视,而是在智能编程机器人的冲击下,这些工作,除非是进阶到大师级,成为造型师,有美学功底,否则完全不如机器人干得好。

最高的,就是那些高大上的各种研究工作,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践中的技术体系,任何一种研究都有很高的积分,失败有失败的积分,成功更有成功的积分计算。

徐孝宽想了几天,最终还是和其他大多数人选择程序员这个职业,一来和平时期他就是大学毕业的,各种培训机构能将初中高中生培养成程序员,他这个年龄也有改行做程序员的。这个职业有一些创造性,但大多数基层人员也是单纯实现代码而已。

因为智能编程机器人的出现,程序员成了继续保留下来的传统行业之一,机器人本身虽然有一定学习能力,但他们还是不能做到真正自我编程,这样的技术还在研究之中,一旦成型,就意味着机器人自我行动能力的出现,不再依靠人的指挥,才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