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票

第一百八十一章 灭佛(上)

大炮和火枪,一手是商品,这两者就构成了获取利润的两个手段。对商品需求的急剧扩大,引发了手工业的进步,标志**件是纺织技术的进步,纺织也是人类最传统最普遍的手工业之一,来满足人们穿衣的基础需求,不可缺少,新扩大的市场,对布匹的需求急剧扩大,才让整个时代有了这种动力去推动机械改革。

机械改革之后,以珍妮纺织机为代表,极高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这又对动力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原本的水力,人力已经不能满足效率提升的需求,在这种高度刺激下,才会有蒸汽机这种工业时代的代表发明出现,紧接着交通的需求也出现,商品想要快速流通,需要新的交通方式,火车,蒸汽机车,蒸汽轮船,都相继出现。

从这个工业时代的演进过程中,凌辰很容易就能抓住最核心的东西,要在两百年中,将他所处的农耕文明推进到工业时代,他自然有一套办法。

首先他需要实地了解当前汉帝国发展到了哪一步,哪些地方的商品经济到了一个顶端,所以他就借着这次各地分寺出现闹鬼传闻,实地考察一番。

他所在的崇明寺在北方,这里倒是没有出现什么闹鬼传闻,而当地情况凌辰也了解,毕竟地理环境不够好,这个地方的生产力,在粮食生产和布帛的制造上,还是只能满足本地百姓的基础需要,多余的一些粮食和布帛,也在落后的交通情况下,没有运出去换其他东西的价值,因为陆路交通太消耗粮草了,人吃马嚼,数百里路的消耗是很大的支出,只有某些东西在本地是特产,而其他地方很需要,能交换来更多的东西,才有商队前来购买。

凌辰先巡查了一番北地的寺庙,和当地的和尚深入交谈,因为寺庙周围就是庙会,他很容易从这些地方看出商品交换的情况,了解到当地的生产力,庙会越兴旺的地方,显然交换的需求越强,人多,出产也多,需求也多。

不出他所料,大部分的地方,庙会上交换的东西,还是本地的粮食蔬菜瓜果,外加一些土布,农具铁器,还有少数的手工业品,并没有长途运输的价值,只适合在周围几十里路进行交换。

所到之处,他自然是极受崇敬,本地的寺庙,在他改造之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早已集合教育慈善于一体,每个寺庙中都有专门的僧人研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