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抗日记

第一百六十六章 炒美国股票

样截肢后继续抗战直到英勇牺牲的特级英雄。

这么大的队伍就是游击纵队了而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青姑娘按当地的习惯被叫成“姚总司令”。虽然别的抗日义勇军中也有个别女的当领的部队但毕竟是极少量的而她一个上海姑娘能在东北的抗战中这么出色名气就更大了。

这一批进入东北的学生兵中有不少成了“总司令”也有一些成了县长之类的地方干部。

共济会与别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有一点不同的是他们注意组织地方政府。别的抗日武装也有一定的“根据地”或者说自己的地盘。他们的粮食等供给也是由自己的地盘里的居民提供的。但他们除了收“抗日捐”并为这此民众提供一定保护之外就不管其它事了。

九一八后辽宁、吉林等很多地区的地方政府一度是日军扶植的伪政府而这时很多九一八之前的政府官员已经进关内或者当了伪政府的官。可后来日伪军没能力守这些地方又让抗日武装给占领了伪政府自然也垮台但政府机构却出现了真空。

在这些地方活动的抗日武装就成了这些地方的“管理者”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什么管理可言也就是凭自己需要大概地收缴一些钱粮。有些部队也就找一些乡绅什么的出面按他们的要求张罗收粮食。

而共济会抗五军则不同他们在管理的地区建立了抗日政府不光按规章制度收点税粮还做一些管理者应该做的事包括展工商经济、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道路等公共设施也组织村庄一级的管理者和民兵、调解群众间的纠纷等。由于共济会制定的收费比较合理统一使共济会根据地边上的地方或者也展成了共济会的管理势力或者有些抗日武装也套用他们的收费制度。

有些抗日武装对这些政治管理一点不重视就把政府事务交给共济会来管他们只要每个月能拿到地方上供给的一定量粮食等物品就行。他们对地方管理完全是外行如果由他们来管就这点征粮工作他们都不一定能做好与百姓的矛盾反而大。现在好了都交给了共济会的行政人员他们与老百姓反而客客气气的省事了。

共济会中间有一批热血青年学生体力不太好当兵不一定行。但经过短期培训后就成了这种行政干部派到各地去当乡镇干部。这个时空地方官员少一个镇只要一、二个干部就把水利道路、工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