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抗日记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后方建设

一九三一年二月)写的介绍北碚镇的的情况就够了:

“弟此次到重庆获晤卢作孚先生。卢公实川中之人杰也。六年前即见到重庆之商业空虚经济可危乃号召同志组织一民生公司造有轮船十四只为挽回长江的航权。经营之善川人共称。……重庆之西一百二十里处有北碚镇者该地背山面水地势险恶居民蛮野时出掠夺。卢公兼任该地峡防局长悉心治理化险为夷练军队二百人除剿匪外兼任警察职务近因匪患已除以军队修道路兼作浚河工作。设实用小学一处以兴教育设民众学校三处以奖励平民识字;设民众俱乐部一处每日有演讲并附以电影提倡民众正当娱乐;设图书馆引起民众读书兴趣;设地方医院每年施布种痘的两万余人;设公共体育场劝导民众注重体育;设乡村电话局以利交通。此外更以五万资金倡办染织工厂一处每月可织布一千二百匹袜子二百打并附设缝纫工厂与石印厂在内以上种种设施虽粗具规模均著有成效而经费一项每年不过八万元由过往船捐项下扣用。以有限的经费办许多的事业卢公之精神毅力有足称者。此外又向各方捐款以四万元建设温泉公园及中国西部科学院研究生物与地质两科该院复设有农场博物馆及动物园并设兼善中学一处组织义勇队二十名每岁到川康各地游行为采集科学标本之助。复另集资金两万圆办农村银行内附设消费合作社专为以上种种机关服务。此外有嘉陵小报为传达各项消息。最令人惊异者以上种种机关皆为卢公训练出来之二十岁左右青年所经理弟皆亲自访览不胜敬佩。

北碚面积纵横一百二十里昔称野蛮之地今变文化之乡以一人之力不数年间而经营如此孰谓中国事业之难办?党国诸公对此作何感想?卢公年四十许思想缜密眼光锐敏处事勤奋持身俭约虽时至今日仍短服布衣出门向不用车轿。至彼在北碚二十年内之计划(今已四年)即充实内容深入社会以全力建设经济基础。弟之来川以得晤卢公为平生第一快事。……”

北碚模式在这时已经在国内小有名气。卢作孚为建设北碚是投入了相当的财力、人力的也希望才弥先生这样的老板能给予支持。北碚的图书馆建楼花了二万元钱都是靠这样捐赠财迷也为北碚建设捐了款。

所以财迷就决定把这些要保密的、对运输要求不高的产业建立到北碚去。也为将来一旦日军全面侵华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