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抗日记

第一百十二章 收音机行动

去。

还有一件要解决的事是抗日义勇军的通讯和指挥问题。现在几支抗日义勇军中只有冯占海、黄显声、李杜等少量部队有电报机下面的许多“支队”都是没有电报通讯的。传递消息都是靠人力度慢又不可靠。

给这么多大大小小的队伍都装备电报和电讯技术人员是不可能的。财迷想了一个办法生产了一批短波半导体收音机又准备到北平和保定一带去设立短波广播电台让这些游击队能收听到这个广播。有什么秘密命令也可以用广播电台读密电码收听人再去译码。

所以这次行动被叫做“收音机”行动。

财迷把生产潜艇的任务交给了邓中复和二龙。整编了在上海的部队络绎北上。急着要北上的随军记者和新闻电影队也都与较早走的部队一起北上了。他们剪辑的上海抗战的记录片在全国放映后相当哄动观看的人比看故事片的还多!

抗五军要北上不是没部队、没人要参加部队的人太多了。

在上海战争后期特别是抗五军炸沉日军航空母舰的消息传出后各地的青年都往上海来要参加抗五军!财迷把好多共济会的会员们劝了回去给武器让他们先在原地加强练兵以后再带他们去打日军。但总是有一些人要收下的光上海又多收编了有五个新大队另外一个教导队共一万六千多人。

要参加抗五军的人特别多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这次上海之战中各参战军队杀敌与自己牺牲人数的比例抗五军简直是高得出奇!因为他们把水上敢死中队打死的鬼子、小港村战斗中淹死的鬼子都算上去了而自己的伤亡就相对微乎其微了。所以外面都说抗五军的医务技术高(才弥先生的特长嘛)、指挥得好牺牲的可能性小。

第二个原因是抗五军对牺牲的战士抚恤金多对烈士家属特别照顾。对伤员的安置工作也做得好!在南方和北方的科辉农场这么多里面搞几个荣军院是很容易的。现在抗五军致残的伤兵一共没几个更是得到特别看待。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抗五军敢死队的名气。很多有梦想的热血青年对于牺牲后怎么样、受伤后怎么样都不是很关心的他们的梦想是成为像王亚樵、徐二龙这样的大英雄!像这样轰轰烈烈地干一下死了也算在青史留名了值了!

因为第一条、第二条原因而参军的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