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抗日记

第六十八章 去西北

还是高价!

财迷在实地亲眼看到了西北的贫困。

西北的地方当时有“三光”之称不是日军“三光”政策。

家里都有个火炕但没有钱买炕席光土面。这是第一“光”。

家里有锅但是没有粮食光锅。这是第二“光”。

没有衣服男孩就不提了连好大的女孩都没有衣裤穿光身子。这是第三“光”。

在去年的旱灾中西北地区共饿死二百万人。灾荒最严重的在陕甘地区饿死一百万三分之一的人口受灾。

如果有人要穿越时空千万不要落到这儿。否则看到这贫困的景象就能把你吓死。作为财迷虽然对上海、东北等地的现状已经有了一点缓冲作用但对西北的贫困景象还是感到震惊!

但当地人已经麻木了。处于死亡边缘的人们每天只是想着怎样找一点能塞入肚子的东西以维持生命。只要能让他们每天吃个半饱别说让他们加入共济会让他们干什么都行。

财迷亲眼目睹了这种凄惨的景象无论如何也不能不管的总不能看着人们这样饿死!他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定了几个地方收购一些土地投资开设了几十个农牧场组织、招收当地灾民、农民并安置一些士兵和军属。

这儿就只有土地便宜。很多土地是荒地有些连村庄一起被人遗弃。另一时空办农场最大投资的买地买房这儿都基本不用钱。房子是泥土自己垒的土地可以开荒。荒地中间夹有一点还在种的地需要买的话也是便宜得很。

所以办农场的投资主要是用于提供前几个月的口粮和种子、农具实际上也就是救灾。

财迷是带了电报的与上海基地联系叫派人来帮忙办农场让徐向西派农业技术人员来并向上海各界募捐。

龙头大哥号召共济会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来帮助办农场的干部中间有几个是小港留下的三十六人中的。其中三个还是留苏学生。他们还是想为国家民族干事情的有这样的事情他们就涌跃参加了。

从上海来的共济会干部多半是学生把农场办得有点集体农庄的样子。农庄中也办学校让小孩读书。还办扫盲班让农民在农闲时读书。

有个学生还提出要办俱乐部!后来他真的组织了一个文艺演出队在各地乡村、农场转着演出。对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