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抗日记

第五十五章 科辉学校

供电。这野战电话体积有一个背包这么大而重量更是达四十多斤。而通讯距离只有七、八公里。

而收报机(也叫电报机)的效率比较高一个十瓦的短波收报机通讯距离就可达数百公里而电子管机的耗电量也只有一百瓦左右。

财迷用半导体和铁氧体磁芯代替了原来的电子管和矽钢片制作的无线电话。

生产出的无线电话体积只有半块砖这么大重量只有五、六斤重主要是其中的一个小型铅蓄电池比较重。射功率提高到五到七瓦通讯距离可达十多公里。而实际消耗功率只有十多瓦。

而半导体收报机因为线路更简单比对讲机更早完成。可以用一个手摇小的电机供电。

有了收报机当然就要培养收报员和编密码的人员。开办训练班招收中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当然思想进步、来源可靠是录取的必要条件。

这时财迷又挖到了一个宝贝这是一个密码破译迷叫做蒋宗标。蒋宗标对密码破译属于痴迷而且他的兄弟姐妹也有这个爱好。周鸿飞也有这个爱好就与蒋有交往。而财迷听说有这样的人才马上就去挖了过来配备日语人才给他让他注重破译日语电码。

这样编译码人才和收报人员又成立的一个保密的部门由周鸿飞负责。

…………………………

在满足了军用的同时晶体三极管的产量高了所以生产了四管的来复式收音机、六管的外差式多波段收音机。都是体积小、耗电少风行欧美。利润虽不如抗菌素但也相当可观。

晶体管收音机的上市又是当时科学技术的一个进步是一个高科技新产品。

科辉实业就毫无疑问地成了大华的高新科技产业的标兵。所以一个记者把科辉研究院吹成了大华的‘爱迪生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摇篮!

财迷是爱国科学家是“赛先生”在大华的代表是科技救国的旗手!

这篇报道对科辉产品的销售是大有好处。不过还有一个副作用有一些学生或技术人员来科辉研究院求职。

其中好多是抱有科技救国思想的热血青年但也有一些是只有初中毕业甚至只是小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中间好些人主要是来求学习的也就是来当学生的。

还有一些不同学历、有老有少的“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