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抗日记

第八章 给张少帅的信

修而是拿个盆在下面接一下了事也不怕出事故。

厂里还没有设专门的维修工工人都是操作工也是维修工。没有橡胶手套之类的劳保防护用品工人一点安全都不讲。

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维修方式使设备维修周期很短。一会儿一个阀门坏了停产修阀门;过几天边上的法兰漏了停产修法兰。维修往往要把罐子中的半成品放掉加上设备、管道、闸门都是耐蚀性能较差的铸铁、铜等制成。所以这样的管理下产量低、浪费大。平均连续生产的时间只有一星期有时只二、三天就要停工维修一次真的是“三天打鱼二天晒网”。

财迷到工人中找了几个技术好的师傅打听一下这进口古董设备各零件的大概维修周期然后就定了维修计划。一旦停产就把维修周期差不多的零部件都修了不管它有没有坏。这样生产持续时间长了产量就高了。维修时财迷特别注意工人的人身安全再三强调安全操作。工人们觉得从来没人这么重视他们的安全的而财迷觉得这些工人的操作实在是太不注意安全了。

工人们认为他作为工程师理论水平高不说自己动手能力也强指导工人正确操作还能讲出道理来。人又没架子还关心他们的安全(尽管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但也知道是为了工人们好)所以深得工人好评。

尽管黄查理对财迷的维修方式不赞同认为这样把一些还没坏的零配件也换下来太浪费了。但财迷帮他算了账产品产量的增加和减少了中间产品浪费比零件的费用要低。而且还能用的零件在换下来后可再经检查、修理等下次维修时再用。

不过财迷也现这些零部件都是从欧洲进口的实在太贵。上海本地只能生产橡胶密封圈这样的配件质量还确实比不上进口的耐蚀性低一点。零部件贵还不说这采购周期长得不得了。从到洋行订购到运到上海至少要一个多月。所以职工们养成了珍惜零部件的习惯。

财迷住在工厂不远处的一个小旅馆。旅馆一共只有六间房他包了在二楼的一间小房间只要十元一个月。在旅馆边上的一个小饭店吃“包饭”每天只要七角钱。而财迷的月薪说好试用期一百二十元以后看情况再加。但工资是在下个月才有。张庆问他要不要预支工资财迷没要。因为吃、住的钱都不用预交店老板都说等他工资后再算。这并不是照顾财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