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第1738章姻缘

的望了过去。

郝处俊在旁边指点着,“俺没瞧错,叔父就在头榜,那里那里,写的老大的字,没瞎的人都能看到。”

郝处俊激动之下口不择言,许圉师也顾不上那么多,很快就在头榜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江陵许圉师几个大字,却是错不了,许圉师如释重负,长长的松了口气。

心说还好还好,没有丢了安陆许氏的脸面……

之后目光在头榜转了一圈,竟是没寻见侄儿的名字,心中不由焦急,两个人一起来到长安,又是自小一起长大,情分非比寻常,这要是一个中了,一个落榜,回去之后是摆酒庆祝呢,还是抱头痛哭?

冷不防,肩膀被侄儿狠狠的拍了一巴掌,这厮眼神是比叔父强,此时满面红光的乐呵道:“俺也在榜上,不过是二榜,哈哈,俺说什么来着,咱们叔侄这样的才学,哪有不中的道理?”

明政科头榜头名,江陵许圉师。

明法科二榜头名,江陵郝处俊。

此时大唐的科举没有分为什么甲乙两科,却已有了两榜进士之称,不过起因却是南北两榜。

京试分南北两榜,两榜又分头榜二榜,非常明确,头榜上的肯定是大科头名,细分下来又有小科头名,小科头名就会在二榜上出现。

所谓的二榜头名,其实是大科的第二名,下面则是小科头名,再下则是小科第二名。

所以才会录有一百零八人,若只取综合成绩的话,也就能取中十多人。

三年你才取个十几人,科考怕是也就不用开了……

唐初之际,其实正是科考扩充规模的时节,之后的十几年间科目只会越来越多,录取入仕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朝廷以及地方官府都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也需要新鲜的血液,大量的引入人才,才能更快的平复战乱所带来的创伤。

而这些和朝廷削减冗官庸吏等政策结合在一起,人才的新陈代谢才会更加健康。

当初李破的本意只是想在地上的官僚体系当中腾出一些位置来给进士们,这起因于隋末战乱之后,地方上充斥着各种承平时期所没有的乱象。

比如说一地的县令,是当年战乱中食人魔王朱粲的手下等等。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