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第958章大战(二)

南阳战事仍然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蜀中大捷意味着什么他十分清楚,一旦李靖等人率军出蜀,梁国后方空虚之下,极易建功。

他和步群领着十余万大军煊赫而来,最终却止步于南阳城下……战后论功,自己怕是要沦为众人笑柄了。

…………………………

比他更难受的其实是南阳城内的周法明。

近一个月的战事下来,梁军的伤亡数倍于唐军,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将战事拖到冬季来临的希望越来越是渺茫。

尤其是梁军临时成军,各部良莠不齐,周法明连番布置,激起众军同仇敌忾之心,可面临着越来越残酷的战事,士气日渐低落,离着怨言四起,临阵倒戈怕是不远了。

而且南阳大军已呈孤军之势,洛阳的丘和不用指望了,音信早已断绝,何况是援军了?如今想来,两路兵马齐入河南,互为援应,让唐军不敢轻动的战略就像是一个笑话。

更让他忧虑的是朝中的情形,之前朝中从上到下好像都有一种大业将成的感觉,看上去就差摆上酒宴给各人庆功了。

皇帝明显也对此战报以极大的期望,入主洛阳,收服窦建德,杜伏威为己用,以席卷天下之势扫平李定安……

多美好的画面?可一旦遇到挫折……周法明不敢想象皇帝会做出什么惊人之举来,那是一个耐心不足,却自视极高的人……

耐心不足,就意味着容易犯错,自视极高,意味着犯了错也是别人的错,那替罪羊会是谁呢?会是制定河南战略的内史令萧阆吗?

相比之下,困守南阳的周某人更像是替罪羊的最佳人选吧?

尤其是之前唐军已经分兵南下,虽只数千骑军,说起来并无太大威胁,可后方空虚,一旦有人错判形势,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时此刻,周法明的眼前不可避免的浮现出了张绣的影子……

两军征战是智慧的交锋,也是力量的角逐,同时更是意志的较量,若说之前两军还旗鼓相当的话,那么当周法明有所彷徨之际,梁军便彻底落入到了下风处。

大唐元贞二年七月二十,唐军的攻势停了下来,两军喘着粗气,遥遥对望,南阳城下迎来了短暂的平静。

尉迟恭下令全军休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