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第668章府中

开皇律法跟大业年间的刑律比对一番,择优而录的问题。

听上去挺简单,可实际上开皇年间的律法跟大业年间是有很大不同的,开皇初年的刑律比较严苛,到了后期却偏于宽纵,然后到开皇末年,刑罚却又重了许多。

这样的变化以及那前前后后的故事,杨恭仁几乎都是了然于心,而到了大业年间,刑律的条款变更被说是杨恭仁,就算是当年的几位刑部尚书在此,也根本说不清律法到底依照怎样一个规律在变更。

因为只大业三年到大业五年的两三年间,隋帝杨广就几次命人大规模的重修律法,如果给他一个足够的时间,说不定就能把开皇律整个变成过去式呢。

所以按照杨恭仁来看,晋地律法应该以开皇律为准则,沿袭便了,没必要在这样一个时节胡乱折腾。

可有人此时正在修改隋律,掌管此事的是礼部侍郎王泽,也是奉令行事,为此王氏也付出了许多的代价。

于是分歧也就产生了,两人坐到一处商议的时候,意见相左的厉害,因为王氏修订刑律已经来到了尾声,不可能根据杨恭仁的意思再改回去。

两人唇枪舌剑之下,把吏部尚书温彦博也卷了进来,要知道,温彦博精通刑律,也是汉王座下重臣,两人就想找他来主持个公道。

显然,这个和事佬找的不对,温彦博根本不是一个能和稀泥的人,而且还正在忙着吏部的事情。

加入进来的温彦博思维敏捷,言辞犀利,哪里像是个和事佬,简直就是一个正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士。

几天下来,王泽和杨恭仁两人都有点顶不住了,而温彦博也很无奈,这两位坚持己见的倔强劲头比起他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非年纪大了些,思绪不如他敏锐清晰,不然的话,他温彦博也别想在这两人面前占什么上风。

于是事情一转手,便到了中书令陈孝意的手里。

陈孝意老奸巨猾,早已听到风声,自觉政务繁忙,精力有所不济,而这种事情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辩的明白的,更不可能凭借威望让杨恭仁和王泽这样的人服软。

所以陈孝意先就求见了李碧,把事情原委说了个清楚,最终的结果是两个吵的已是内外皆知,有把政见相别转换成私人恩怨的可能的家伙便被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