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三百零七章倾斜的天平

他就极为熟悉,老村长的儿子参加了地下党组织后,自然也就受到了顾青山的格外照顾。

没想到的只是,顾青山的以如此独特的方式,成功地为犯下如此重罪的张青山赢得了不少感情分。

张青山被执行逮捕后,曾经大言不惭地说,无论抓他还是杀他,都会大大减低党的威信,因为他父亲两人的表现,早已在临江很多人的心中扎根,而如果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他必然痛改前非。

他想了一想,看着会议桌旁的两排人,不管临江本土干部,还是解放前后新来的干部,都把目光看着自己呢。

无论是作为临江公安部门的最高指挥者,还是临江军管会分管案件的副主任,他对这起案件的表态,无疑要比刚才与会者的讨论,更具权威性。

“同志们,张青山案件目前已经引起了全市上下的高度关注,对于这么一个犯下严重问题的干部,我们究竟该以怎么样的态度,来给他本人,给全市人民有一个交代,这必将对未来临江的反**工作,对党的队伍建设,产生不可限量的影响。”

言之前,他已经反复进行了权衡。

四名临江本土的干部,无一例外地不主张对张青山施以极刑。

六名军队干部和外来干部,则齐刷刷地要求判处死刑。

他知道,这绝不仅仅是投票多少的问题。

“四项罪名,目前都已经查证,张青山在前天早晨逮捕之后,直到昨天下午才全部交代了自己的问题,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一开始,他的态度是极其不配合的,当然,我们也能理解,除了破罐子破摔心理,他也有一些居功自傲的心理,给我们的公安同志讲了很多他的**经历,我也是看了审讯材料,才知道,他在39年就参加了**,先后多次组织过针对日伪的工人罢工和学生游行,可以说,在临江的地下党组织里,他是立下不少功劳的,对这么一个**的功臣,如果处以极刑,会不会像刚才有人提到的,会严重降低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在社会上给党组织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不瞒大家说,我也有这种担心。”

那会儿,新中国尚未成立,还没有形成一套全国普及的法律体系,可以说,对张青山这起案件的处理,确实难度极大:

原因之一,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