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王

第六十六章 邀请

向外购买了大批的飞机,但是没有想到大规模的飞机会有如此大的效果。我们进攻长春这种大规模的攻坚战都没有损失多少人,面对他们飞机长达数月的轰炸让我们损失惨重,虽然后来我们尽量想尽了方法让这种损失减低了不少,日军飞机对我们的威胁是不言的。我们大批的补给、车辆、人员被他们摧毁,在日军增援后就是这些飞机打得我们抬不起头,我们的火炮优势体现不出来。我们的炮兵一开火阵地马上就被他们轰炸,进攻的时候装甲和坦克损失非常大,是他们为日军站稳脚和我们僵持这么久。我们在战争中研究了许多对付他们的方法,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那只是被动挨打,始终不能给我们进攻以实际,只能勉强防守而已。这促使我下定决心要建立一支庞大的航空部队,不仅可以支援我们的战斗还可以给他们以实质性的打击,这样更加符合我们机械化的作战思想,给机动的机械化部队随时以准确及时的火力支援,甚至在以后我们可以轰炸他们本土。

我在向大家说出我们扩大空军的想法后,在见识日军那庞大威力十足的轰炸编队后,都认识到我们的航空部队必须强大起来。不仅仅要靠买飞机更要自己造飞机才行,飞行员要大量的培养起来,空战中飞机和飞行员的消耗非常大,必须做好一切后备的准备工作,宁可人等飞机不可飞机等人,现在的航校必须扩大起来。要想尽一切办法邀请所有可以邀请回的航空方面的华人华侨以及中国航空界的科技人员和外国航空专家。

我看着王助的简历,有些兴奋,这是史密斯的好友韦斯特维尔德专门写信介绍给我。他在1908年8月奉派赴英国学习。他和巴玉藻、王孝丰、曾治经等九人由清廷筹办海军大臣载洵、萨镇冰在出洋考察时带往英国。1910年先入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就读,又进维克斯工厂实习。他们后来又进入德兰姆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915年毕业后留在英国监造中国国订购的“应瑞”与“肇和”两艘军舰。因欧战战火蔓延,王助和巴玉藻等四人奉命转赴美国深造。到美国后,先学习飞行技术,进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在课程十分繁重的条件下,王助与巴玉藻仍主动去寇蒂斯和通用等飞机工厂实习,而且非常认真,从设计、制造到钳工、锻工等技艺无不刻苦锻炼。1916年6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