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新史

第十一章第二十四节 武惠妃插手

听了武惠妃的话,再加上女儿面上真切的悲伤。李隆基也一阵意动。脸上自然露出了一丝关切:“唉!宁亲儿放心,张均的事情,朕已经派人去了大理寺,不久就有回报,想必不会定太重的罪。至于你说地那件事情,不管是真是假,都须慎重对待。”

“陛下!宁亲公主的事确实要慎重对待,如果安禄山真做了什么不轨之事。那他这么不把皇家放在眼里,恐怕心思难测呀!现在朝中大臣,可是基本都依附在他手下呢。”武惠妃紧皱着眉头,一脸担忧的样子。

“呵呵!爱妃多虑了,那安禄山虽然莽撞不识礼数,在朕面前还经常大大咧咧的。但一片忠心,却是比那些表面守礼的文臣,要真诚的多!”李隆基笑着摇头,不认为安禄山有什么不忠。

“唉!陛下!臣妾觉得,不拘礼节,确实勉强可以算作率真,但冒犯公主,却是欺国欺君的大罪,安禄山再不拘礼节,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或许……听说安禄山长久掌兵权。现在长安城中。有三成的兵马归他节制,三成兵马地将领。全都唯他之命是从,剩下各军兵马,大都也得由他中书和兵部的符文才能调动,好像城中还没有那些人,敢和他明面作对呢!”武惠妃幽幽的说道。

她这样的说法,自然有些夸张。至少直属禁宫的兵马,就一直由李隆基的亲信陈玄礼指挥,安禄山名下地部队确实不少,但真正被他控制的,却连长安城全部兵马的一半都不到。不过武惠妃现在这样说,还是立刻让多疑的李隆基不安起来。

“原本朝中还有一个李林甫李相牵制着安禄山,现在李林甫一倒,牛仙客马上就投到了安禄山门下,甚至连那个韩休,也是基本唯安禄山之命是从。朝中大臣,只知道政令出自中书门下,而不知所领俸禄,是出自陛下恩赐呀!就算安禄山现在忠心,这样放任他独权,加以时日,也会助长了他的野心呀!”武惠妃对宁亲公主使了个眼色,继续自忧自饶的说了起来。

宁亲公主毕竟也是皇宫中长大的,看到武惠妃的眼色,知道那是示意自己出言中伤安禄山。虽然内心不忍,但心中担忧张均,还是忍不住插了一句:

“是呀,父皇!听张均说,边军多是知赏赐任命出自辽东郡王,而不知父皇才是赏赐之主呢!”

“好了,不必再说了!”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