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从芯开始

第128章 诺奖得主才能不用看脸色

选择在特区,是因为特区的电子厂足够多,可以直观地反应芯片的需求市场。

至于苏远山,则在京城多呆了两天。期间他联系了自己的“青梅竹马”、李高亮教授的女儿李筱。让她带着自己在P大转了一圈,打听了应用一下物理系的情况。

按照苏远山原本的打算,如果P大的应用物理课程安排合理,老师的授课能力又出众的话,他会考虑托关系开门都要转过来交换一年。

结果让他有点失望,这边和电科的课程安排差不多。

返回省城后,苏远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作为雷神核心的总架构师,他需要统领全局,把任务准确的分配到每个小组头上,忙得不可开交。而且随着装修的验收,远芯的搬家也正式提上日程。

虽然此时还没有甲醛一说,但苏远山在装修时还是尽量选择了甲醛较低的材料。并且让换气扇随时开着,总能减少点伤害。

十二月初。

远芯正式开始转移办公地点。

最先搬进科技园的是田耀明的通讯团队——田耀明跑了一趟北邮,又从隔壁省大的数院那边拉了一批数学高手过来,队伍壮大得很快,并且他们迫切需要实验室来验证各种数据。

紧接着搬过去的是秦为民的YX团队,他的团队除了远芯的员工之外,还有来自联电的林永固带的一波人,这批人会系统地学习远芯架构的相关修改,然后拿回去根据他们自己的需求进行魔改。

从这点上,也体现出了联电的财大气粗,一个搞了几年的CPU项目说放弃就放弃。没有点魄力那是真下不了决心的。

至于苏远山的CPU团队,则是最后搬的。

一来他的人最少,二来他要留下来安抚蒋万超的EDA团队。

自去年四月开始招人起,即便经过了数次人员的调整,在EDA部门中,“老”员工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这些员工,特别是老员工们,当然舍不得就此和远芯撇清关系——哪怕大家都明白,远芯EDA想要长期发展,就必须剥离出来,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所有和设计相关的企业。

“蒋师兄,这里就交给你了。”苏远山把九层的钥匙递给蒋万超,见蒋万超情绪有些低落,微微一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