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3415章

合海汉的人才培养体系

,便将他纳入了无间计划的人选。

为了能让项淳夫顺利在大明入仕,何夕特地给他重新塑造了身世经历,彻底抹除明面上与海汉的关系,为此甚至专门将他送到江西去参加科举考试。

项淳夫倒也没有让何夕失望,后来竟然真就凭本事中了举。何夕决定将计划延续下去,便出钱送他去京城念国子监,等待参加会试。虽然项淳夫在接下来的会试中没能再考出名堂,但他拿到国子监监生身份后,便可以走“历事为官”的流程了,即由吏部以观政的名义分配至各级衙门打杂,

实际上就是岗位实习,之后就等着补缺了。

到了这一步,何夕能为他做的事情已经不多了,顶多也就是多掏点钱替他弄个好一点的补位职务。

1633年海汉军在东海宫古岛剿灭十八芝余孽的时候,项淳夫终于等到了分配,被任命为江西某县的主簿。虽说主簿的地位不高,在县衙里是次于知县、县丞的三把手,但项淳夫总算是成功踏入了官场。而此时距离他在广州被海汉招募,已经过去了足足六年时间

。由此可见,何夕这无间计划的执行周期的确长得可怕,一颗棋子布下去,没有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见到什么成效,而这期间棋子却要一直消耗海汉的资

源,可谓性价比极低,所以当时也未能获得执委会的大力支持。项淳夫进入官场之后,对海汉的依赖也是跟其他人一样,随着职位的提升逐年降低。而他为了避免早年与海汉的关系影响到自己的仕途发展,也是主动减少

了与何夕的联系。

当然了,何夕并不是什么纯良之辈,这样的变化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在何夕手里,依然掌握着一些能够证明项淳夫早年经历的证物。比如项淳夫在驻广办当差时领饷钱留下的签名画押,在广州的书院进修时的学费收据等等。这些证物足以证明,项淳夫曾与海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旦

曝光,当然也会对他在大明的仕途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不过项淳夫只是有意疏远保持距离,却并未公开背叛海汉,也没彻底断绝往来,何夕也没有必要动用这些证物去威胁他。资料显示,项淳夫仍与安全部保持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