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3286章

,他敏锐地从中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在通过其他渠道确认了此人身份后,托马斯赶紧去联系了几个关系交好的南海小国大使,让他们跟着自己一起去胜利宫为大明使者站队。

没想到苏克易也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行动,双方在胜利宫外碰面后,便心照不宣地站到了一起。

除了葡萄牙荷兰两国,剩下的南海国家其实是观望的情绪居多。他们无意插手海汉与大明的战争,但的确也不希望海汉变得更加强大,那样必将会进一步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而王承恩从胜利宫外的卖惨角色,一下子转变成了众多国家的支持对象,让他也不禁感叹这世界变化太快。

自崇祯帝登基以来,似乎还从未有过这么多国家公开表态支持大明。

但这个临时组成的阵营中,也少了一些原本应该支持大明的藩属国,像真正比较有实力的朝鲜、安南,都没有参与其中,显然不打算为了这种事得罪海汉。

王承恩对此倒没有感到意外,安南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投靠了海汉,跟大明断绝了官方往来,不再尊大明为宗主国。

而朝鲜更是后来居上,彻底融入了海汉的体系,将沿袭自大明的制度一点一点地改成了海汉的模式,掌权的上层几乎全是海汉扶持的傀儡。据说此次朝鲜还悄悄派出了小股部队,到北方战场参战。

这两国没有公开对大明宣战,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王承恩也不指望他们还能站在大明一边。

只是这种所谓的声援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是否真能推动海汉与大明进行和谈,在场的没一个人心里有底。

只要海汉军在战场上仍然占据优势,那执委会就有继续搁置和谈的底气。

苏克易试图想从王承恩这里打探大明准备的和谈条件,但王承恩又不傻,这种机密岂能说与外人知道?

再说荷兰早年间跟大明在南方没少干仗,两国目前的关系虽然说不上敌对,但也绝对跟“友好”两个字无关,王承恩肯定不会为了争取荷兰的口头支持,就毫无底线地迎合其要求。

执委会果然没有满足这个临时国际组合的要求,但还是很大度地向他们提供了座椅和茶水,让这些外国人可以坐着慢慢等。

不过这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