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3142章

多住几天了,但你们从杭州回来的时候,务必到广州盘桓几天,让我好好做个东。”

陶东来笑道:“老马,你邀请我们去广州,应该不只是去玩的吧?说吧,有什么目的?”

马力科见状也就不兜圈子了,坦然说道:“我听说杭州那边的大项目,几乎都是顺利通过了执委会的审批,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广州这边其实也有很多不错的项目,需要执委会给予支持,所以想请你们去实地看看。”

马力科说罢,也不等陶东来答复,立刻开始细数起手上的项目。

首先是佛山的钢铁冶炼厂项目,这也是两广大区筹划多年的工业项目,报告打了好几次,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在执委会这里得到批准。

佛山当地虽然没有铁矿,但却被罗定、东安、南雄、韶州、连州、怀集、阳江等铁矿区包围,而佛山又正好地处珠江水系腹地,这些铁矿区都能通过发达的内河航运,将铁矿石运至佛山进行加工,因此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佛山都是两广地区的冶炼中心。

不过佛山的冶炼业多是传统的作坊式操作,工艺落后不说,且难以保持产量、质量的稳定,成本也无法与已经实现初级工业化的昌化相比,以至于不少匠人为了靠这一技之长谋生,干脆从佛山移民去了昌化定居。

马力科自然不愿让辖区内为数不多具备工业雏形的产业自生自灭,更何况佛山地区以此为业的人口数以万计,若是当地的冶炼业继续衰败下去,这些人失业之后也将会给社会带来不小的隐患。

对马力科这样的穿越者来说,解决的办法其实很明确,那就是进行产业升级。

如果能将海汉掌握的先进冶炼技术和设备引入佛山,关闭、停办、合并、转产那些落后的传统冶炼作坊,充分利用当地的冶炼师和铁匠,那么完全可以在当地复制一个小昌化出来。

铁矿、匠人,以及自上而下的产业链,在当地都是现成的,现在要推动产业升级所需的条件,马力科提出了三点,一是资金,二是技术,三是设备。

“所需的资金问题,两广大区可以自行解决。如果能让这个项目付诸实施,本地有很多人乐于掏钱参与,其中当然也包括李奈他家。”

李奈听闻马力科谈及自己,连忙挤出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