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670章 使团抵达

泥,踩下去就很难拔出腿来。为了避免夏日高温导致水分过快蒸发让其变得坚硬,还会定期引入活水保持黏度。

在淤泥壕沟的另一边,就是主要的火力输出地带了,一道分为上中下三层的防线。每道防线都有土包垒成的厚达一米的胸墙作为掩护,可防止来自敌军舰炮的对陆攻击。阶梯状次第升高的三道火力输出线,也将形成立体火网,对试图通过障碍区的敌人步兵进行最大限度的杀伤。

类似的设计最早被运用在了胜利堡的外围防御工事上,不过胜利堡从未遭遇过外地入侵,而海汉对外作战的经历中又是以攻势居多,极少有被动防御的时候,所以这种立体防御工事的效能其实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实战检验。但很显然,步炮结合的防线在可靠度上肯定远远超过了之前的单一炮台防御,军方高层也对其实战表现寄予了厚望。

不过目前最大的难题并不是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防御作战方式,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防御工事的修建。尽管这次大本营调来了专门的工程人员负责指挥施工,但由于不知道荷兰人何时会再次卷土重来,所以工期也定得非常紧,给荷兰人划的禁入期限是到十二月,但实际的工期要求是在十月之内完成。

荷兰人也同样想不到处心积虑的海汉人此时已经开始在岛上进行下一步的动作,范隆根等人还抱着一丝希望,能够在海汉采取军事行动之前,通过外交手段来阻止他们这种目中无人的行为。

在安全驶离了纳吐纳群岛海域之后,荷兰人也并没有再在途中需求其他的港口进行靠岸补给,这一是因为赶时间要紧,二来中南半岛南部的占城国也同样与海汉人交往密切,对东印度公司一向并不友好。所以范隆根决定直航三亚,以求尽量缩短航行时间。在途经安南海域期间,范隆根甚至特地指挥船队与海岸线保持了二十海里以上的距离,以免在这个海域内与海汉的船只遭遇,过早地暴露行迹。

在从巴达维亚出发三十天之后,范隆根的船队终于来到了琼州岛南端海域,距离三亚港大约还有四五十海里。此时已经时值傍晚,范隆根将范德维根和苏克易叫到船长室,向他们展示了航线海图。

“先生们,如果我们的航向没有出现大的误差,那么最快我们将在明天就抵达三亚港。我希望你们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