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四百三十一章 锦衣卫行事

李清扬可不相信什么海汉武力胜过大明这种谬论,想那海汉人不过寄居于崖州一隅。而崖州那地方一向是流放犯人之地,属于真正的穷山恶水,加之当地地广人稀,这帮海汉人又能折腾出多大的阵仗?在他看来,最大的可能是海汉人用钱财收买了某些玩忽职守的军方人员,让他们对万山港的存在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海汉人善于做生意,想必些许钱财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而边军在近年的腐化状况,作为锦衣卫的李清扬也是略知一二的。如果其中出现了跟海汉人同流合污之徒,他并不会感到奇怪。

事实上南镇抚司会对崖州的海汉人起意,也是因为最近这一年多时间,来自琼州的报告中对海汉人的描述少得不正常,驻崖州总旗甚至在报告中声称这帮人不过是“为数三五百人,以捕鱼农耕为生”,然而南京市面上去年就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海汉商品。难道那几十上百两银子一面的镜子、各种晶莹剔透的玻璃器,能是一群渔民造出来的?

锦衣卫毕竟是这个时代远东首屈一指的情报机关,真要安心查一些事情,仅仅靠着一些欺瞒的手段是混不过去的。很快南镇抚司就得知海汉人不但在两广地区将玻璃器生意做得极大,而且已经涵盖了日用品、私盐、运输等多个方面,甚至还具备一定规模的火器制造能力。向两广地区的地方私人武装出售了不少的制式火铳,其性能据说已经不亚于大明官军火器营所配备的武器。

私造火器,这在大明是绝对禁止的行为,于是南镇抚司要查办海汉的理由便又多了一条。但考虑到广东方面的锦衣卫分支机构可能已经有一部分人员被海汉收买,南镇抚司就决定绕开两广的锦衣卫机构,直接派人入琼打探第一手的消息。而且派出的人员不宜过多,大规模的人员调动容易走漏风声。这点道理,南镇抚司主事的官员还是很清楚的。不过他们没有料到的是阴差阳错治下,南镇抚司打算查办海汉的事情还是被有心人获知,并且以不菲的价格卖给了海汉驻广办,于是李清扬等人还没到广州就已经被他们所要调查的对象列为了目标。

李清扬等人到了广州之外,也是严格按照事前的计划,并没有冒然与广州的锦衣卫衙门取得联系,在城外潜伏了一日之后,才进城去了南镇抚司的直属据点。只是他们根本没想到对手早就提前猜到了这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