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四百二十四章 詹贵买船

最宜居的一处地方。就算是灯红酒绿的广州城。要论生活的舒适程度,也远远比不了这小小的三亚地区。这里不但自然环境优美。而且民风和治安都非常好,更重要的是詹贵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海汉执委会花费心力对地方进行治理可不是为了捞取经济上的收益,完全就是将这里当作了自己的统治区在进行开发和建设。而这种做法正随着海汉的不断壮大,一点点地向外扩张着范围。

就詹贵所知的情况,如今琼州岛至少有近三分之一的海岸区域已经被海汉所实际控制,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顶多再过上个两三年的时间,估计整个琼州岛都得改姓“海汉”了。詹贵虽然出身大明。但因为常年在海外活动,其实对于自己的国籍并没有特别强的归属感,因此他对于未来海汉可能占领大明领土的这种状况并没有很强烈的排斥感,反倒是一直在思考海汉人是否会在琼州岛上成立一个新的国家政权。

海汉执委会手中所掌握的军力,特别是海军的力量究竟实力如何,詹贵是着比较明确的认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詹贵去参观过胜利港造船厂的作业过程,也上到过海汉战船观摩训练,他很清楚海汉海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了大明水师的水平,如果未来双方真因为领土纷争而爆发战争,那大明有九成可能性会吃大亏,甚至有可能会因为吃了败仗而彻底丢掉琼州岛的归属权。

基于这样的认识。詹贵对于海汉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性,有意识地加大了对“琼联发”各种经营项目的投入,并较为积极地开始参与到海汉的各种社会事务当中。例如今年上半年才开始的“民意代表”甄选,在多数人尚且没明白状况的时候,詹贵就已经主动地参与了进去。

这个“民意代表”其实跟大明在民间所推行的乡绅、乡老也很类似,大概就是由民众推选出威信较高的人作为代表,专门负责与海汉相关部门交涉一些民间事务。这种身份自然没有什么权力可言。但对于商人而言,却无疑是提高社会地位的一条捷径。当然詹贵并没有海汉归化民的身份,所以他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也仅仅只是一部分外来的商家、船员等人群。

而且詹贵当上“民意代表”之后发现,这个身份可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虚衔,民政部经常都会召集代表去胜利堡议事,传达一些来自执委会的最新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