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265章 群体效应

固和船上的武器配置,建造成本更是成倍高于基本型。胜利港造船厂虽然是完全吃财政的单位,不用在意造船的利润,但给军警部报出的底价也已经超过了四千元。至于吨位更大,尚处于设计阶段的五百吨级战舰,其造价预算则是直接突破万元这基本已经达到或超过陆军一个整编连队一年的维持费用了。独舰不成军,要想有一支靠得住的海上武装力量,那还得多造几艘才行,而这笔费用显然不是小数目。

而这还仅仅只是造船的费用,要让造好的战舰动起来,必须还要配备足额的水手船员和战斗人员,而且不管是日常出航巡逻还是战时执行作战任务,只要船在海上行驶,就无时不刻都在消耗着军费。以目前军警部所能拿到的预算额度来说,想要同时大规模扩张陆军和海军的难度极大除非能够在这次的军事行动中有所收获,那可能就会另当别论了。

走在最后面的队伍是三个连队的民夫,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兵队伍,他们所配置的武器就只有一丈五尺长的铁尖长矛。不过这并不妨碍这些仅仅经过了几次队列训练的归化民一脸骄傲地昂首前进,在他们看来能够被挑选接受这样的训练,说不定就有很大的机会在将来加入到民团当中,从而享受到更好的待遇。(百度搜索更新最快最稳定)

而军警部的打算也正是如此,在下一次的扩编当中,这些已经接受过一定水平军事训练的预备役就将会成为兵源主力,届时他们在训练营的新兵生涯也有望得到进一步的缩短。

围观人群中也有刚来胜利港不久的外地客商,一边看着这场武装游行,一边对海汉人的这种“猖狂”行为提出了质疑:“这些海汉人如此大肆兴兵,公然宣扬,难道就不怕有人检举他们作乱,被崖州官府问责?”

于大山斜眼瞄了发话这位仁兄一眼,傲然道:“检举?胜利港的民团早就在崖州登记造册,可不是什么私兵!阁下来港上岸时难道没看到,这里可是榆林巡检司治下,一举一动尽在官老爷的眼皮子底下,哪会有什么兴兵作乱的嫌疑。”

于大山这话说得倒是不错,只不过这里的官老爷大概只能是执委会,而被放在执委会眼皮子底下监视着的人,则是巡检司的魏平。此时魏平就站在一号基地的城楼上,与李奈等人作为“特邀嘉宾”观礼这次的阅兵式。

章节目录